查看原文
其他

发电→变电→配电,王可的科研之路

莘莘学子 南京师范大学
2024-11-08

久久为功 “发电”蓄能

成果转化 “变电”致用

躬行实践 “配电”广益

他的大学 和“电”缘分不浅

他以热忱和坚毅

一步步向心中目标靠近

凭借时刻“发电”的决心

“变电”求实的恒心

“配电”奉献的爱心

创造了新工科学子的广阔未来

他是王可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


“发电”:深耕细作,发电赋能


打造专业素养的"发电站",王可夯实技术基础,立志做"攻坚克难"的破冰者。


入学以来, 王可有57门专业课程获90分以上的成绩,平均学分绩点高达4.25,获各类荣誉60余项。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王可脚踏实地,也离不开其不断反思总结、守正创新的智慧与汗水。刚入学时,他也曾陷入代码读不通,论文看不懂,比赛打不好的困境,后来他从《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海龟的例子中获得启发:与海浪前进方向一致时划行,不一致时漂浮。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顺利,可以在事不如意时,换一种心态蓄力,沉淀自己,厚积薄发。如此,方能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心得,王可这样总结:“第一,把握碎片化时间,勤能补拙,勤奋和天赋都很重要;第二,用心和努力是两件事,努力可能花时间费精力了,但如果没有用心,那是假学习;第三,效率和时间是两件事,不能将学习成果等价于所花的时间,而要提高效率。” 正是这样勤奋刻苦、自我反思的态度,支持着王可一步步前进。




“变电”:厚积薄发,成果转化


架设科研竞赛的"变电所",王可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尝试做“交叉融合”的探索者。

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王可的科研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想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交叉融合多学科。他深谙学术研究不可脱“实”向“虚”,需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所说的“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王可也遇到过技术瓶颈,“在国产龙芯芯片上部署轻量化学习模型是冗杂且艰难的,并且可以参考的资料非常少,整个过程都在不断试错推倒重来”。
王可始终坚定信念,笃行不怠。暑假他在启明楼501教室通宵编译音视频处理库,部署轻量化模型,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是他奋斗路上的见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尽管国产芯片算力存在缺口,这依旧是王可科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段经历。

为突破国产龙芯芯片的技术难题,助力国产芯片自主可控,王可先后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金种子”孵育项目、校学生科学基金项目,以基于国产芯片部署轻量化模型的共融机器人系统研究为核心,暑期前往江苏软件园深入企业学习技术,实现了国产芯片部署轻量化模型等一系列开发,并连续两年在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用新技术“启明”视障人士,王可放弃寒假休息时间,留校设计开发作品《面向视障人士的类触觉环境感知穿戴系统》,并前往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养老院邀请特殊群体进行作品测试。作品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受到了试用者与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



三年来,王可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6项,其中包括省级特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省赛金奖1项,发表SCI论文一篇。关于如何兼顾专业学习和科研竞赛,王可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方面,他会利用课程时间完成相应作业,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课后,除了考前会集中复习,多跟老师交流以查漏补缺,他将其余时间都花在科研竞赛上。“前期由于技术积累不到位,常常碰壁,于是我开始将时间精力向科研竞赛倾斜,去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而一些竞赛的成果也可以利用在课程的任务上。”实践是工科的特色,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培养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之外,也要养成良好的技术实践能力。

“输电”:知行合一,服务他人


构建服务社会的“配电网”,王可诠释党员责任,坚持做“担当奉献”的力行者。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可坚持志向、知识与实践并进,运用专业知识,投身社会实践;坚守理想信念,担当社会责任。


作为先锋党校第十期培训班优秀学员、“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培训班学员,他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在理论学习中发出先锋之声,在青春宣讲中下沉党支部引领朋辈进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十八届优秀学子宣讲团、社区新生“科研竞赛”专业答疑……作为优秀朋辈,王可希望以自身光亮为同侪的探索之路照明;组织生活会、入党启蒙教育宣讲会、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都有他作为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尽职尽责的身影;而在星级学生社团评比、社长茶话会、百团大“绽”社团招新等活动中,作为校团委社团工作部(学生)主席团成员的他也积极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


作为社会实践杰出个人,王可响应产学研融合理念,聚焦能源转型。在实践过程中,他将目光投射在家乡盐城的风光互补新能源布局上,多次前往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等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同时,他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主动把握能源变迁脉搏,学习苏电人在乡村扶贫方面的技术路线、事迹成就、奋斗精神,探索乡村分布式光伏的实施路径及建设框架,为家乡盐城能源转型贡献智慧,实践成果被《中国共青团》杂志、“射阳共青团”公众号等平台报道。

身兼数职的王可,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时间安排方式。他运用“批处理”的方法,将学生工作集中时间高效处理,而非利用学习科研时间去碎片化处理。这样有条不紊的处理方法,使得他能在保证自身学业的同时又服务他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向上。


致广大而尽精微,重创新而求实用,将专业特色与国家战略结合。学以致用,学以济民,展望未来,王可将继续砥砺奋进,担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强国责任。

王可,中共党员,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担任校团委社团工作部(学生)主席团成员、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是第十八届优秀学子宣讲团成员、先锋党校第十期培训班学员、“青马工程”第十五期学员。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科研项目3项,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项4项、“挑战杯” 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等省级竞赛奖项16项。曾获国家奖学金、胡敏英语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冯茹尔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现已保研至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期推荐:






活力南师 青春无限!


南师期末考,这些班级100%拿下!


你心仪的学院,专业实力在这里!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文   字

顾佳晨 孙启菡

编   辑

劳其乐 汤玉欣

审   核

曹晋婷 朱志义 李   敏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